首页信息中心茶叶资讯  
茶科普 | 技术帖!西湖龙井茶的由来及鉴别
来源:中国茶叶学会 点击数:6928次 更新时间:2019-04-10 20:29:13




      春暖花开,各个产茶区也都如火如荼的赶制新茶。这其中最炙手可热的当然还是我们的绿茶皇后——西湖龙井。端起一杯龙井茶时,我们对它的了解真的够多么,不妨跟着我们一起来深入探寻西湖龙井的前世今生。




1.西湖龙井茶的名称

西湖龙井茶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一般均称为龙井茶,其产地也仅限在现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湖街道范围以内。从《茶经》和南宋临安三志记述来看,现杭州龙井茶区在唐宋期间,按照产茶地分为三种:“白云茶”、“香林茶”、“宝云茶”,基本上位于现在灵隐、天竺及葛岭一带。




明嘉靖二十六年(1547年)的《西湖游览志》记载“龙井之上为老龙井,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”,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龙井产茶的记载。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的《钱塘县志》则更详细的记载了龙井茶的情况“出老龙井者,作豆花香,色清味甘,与他山异”,认为老龙井所产武林第一,并记载了寺庙僧人以次充好的情况。



明中晚期后,龙井茶的名字逐渐确定下来,这一时期对龙井茶的香型、滋味、品第等也有了详细的描述,与现在基本一致。而“宝云茶、香林茶、白云茶”等历史名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据修于明崇祯年间的《杭州上天竺讲寺志》中对白云茶的记载已经是“今久不种”。明代以后,龙井茶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,据1935年统计,当时面积已达到2970亩,年产量1188担。



2.西湖龙井茶的字号


大约从清末民初开始,就出现了传统的狮、龙、云、虎四大字号,“狮”字号为狮峰山、胡公庙、棋盘山一带, “龙”字号为龙井、翁家山一带,“云”字号为云栖、五云山一带,“虎”字号为虎跑一带所产,后梅家坞面积增加,梅字号从云字号单列,所以又有后来的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五个字号。



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为简化品类,将原有的狮、龙、云、虎、梅五个字号合并为狮峰龙井、梅坞龙井、西湖龙井,后来将这三个品类又统一称为西湖龙井。



3.西湖龙井茶的产区情况


根据《关于加快发展西湖区第三产业的会议纪要》(市委办〔1985〕7号),1985年,市委、市政府同意将与龙井茶产地西湖乡同属一座山、一条溪、又有相应制作技术的十几个自然村,都可以生产西湖龙井茶。2001年《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》正式明确西湖龙井茶原产地范围为168平方公里,并根据基地保护等级,划分为基地一级保护区和基地二级保护区。





2002年,《原产地域保护产品 龙井茶》(2008年更名为《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井茶》)发布,正式确定浙江省内18个区县市所产茶叶可称为龙井茶,分西湖、钱塘和越州三个产区。而只有产于西湖产区的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茶。目前西湖龙井茶整个产区约2万余亩茶园,其中西湖风景名胜区约近6800亩,一级保护区春茶年产量约120吨。目前整个西湖龙井茶产量约占浙江省龙井茶的3.5%。



4.西湖龙井茶的真伪


西湖龙井茶自成名以来,因量少、价高、难鉴别等原因,一直以来就存在“真伪”现象。明代高濂《遵生八笺》“杭之龙泓,茶真者,天池不能及也。……而龙井之山,不过十数亩,外此有茶,似皆不及。附近假充,犹之可也。至于北山西溪,俱充龙井,即杭人识龙井茶味者亦少,以乱真多耳”。明代冯梦祯所著的《快雪堂漫录》记载,“昨同徐茂吴至老龙井买茶。山民十数家各出茶,茂吴以次点试,皆以为赝,曰真者甘香而不冽,稍冽便为诸山赝品。得一、二两以为真物,试之,果甘香若兰,而山人及寺僧反以茂吴为非,吾亦不能置辨,伪物乱真如此”。清末程淯《龙井访茶记》记载“以茶名天下,在杭州曰本山。言本地之山,产此佳品,旌之也。然真者极难得,无论市中所称本山,非出自龙井。即至龙井寺,烹自龙井僧,亦未必果为龙井所产之茶也”。1939年吴觉农著《浙江茶业瞻望》一文中指出: “龙井茶虽冠以西湖之名, 而其产区实包括杭州附近如杭县、 余杭、 临安、富阳,乃至於潜、昌化及绍属各县”。



5.西湖龙井茶的鉴别



西湖龙井茶的鉴别主要靠感官对色香味形进行鉴别。一是从干茶外形上看:扁平、紧实、挺直、光滑、芽锋显露,不带或几乎不带茸毫;高档茶大多数一芽一叶到一芽二叶,群体种因品种的原因外形比龙井43整齐性略差。二是从干茶色泽看:干茶颜色嫩绿光润、绿中带黄,高档狮峰龙井糙米色;梅坞龙井略偏绿。茶叶汤色嫩绿鲜亮、清澈不浑浊。三是从香气分析:清香型(注:传统的西湖龙井茶的香型不是板栗香或炒豆香,有些炒过头的茶叶可能有高火香,并不是西湖龙井茶本身特有香型),高档狮峰龙井茶具有特有的豆花香,香气馥郁持久。四是从滋味方面:鲜醇甘爽,入口滑润,回甘明显。


   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农业局  姜新兵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茶科技进展|茶叶预防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下一篇:省农科院调研组到茶叶所调研科研工作及在研项目执行情况
学会链接
  学会服务 学会概况 联系学会 版权声明  
    黔ICP备18002512号-1
贵公网安备 52019002007066号    
  贵州省茶叶学会 邮件:306841185@qqcom 电话:0851-83712313 15902607365  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省农科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