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信息中心学会动态  
立足贵州 深耕茶树育种三十余年-记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正武
来源:贵州省茶叶学会 点击数:4737次 更新时间:2022-05-24 21:48:47


      陈正武,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,茶树育种专家,三十年如一日,聚力茶树资源与新品种选育,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,荣获“十一五”贵州茶产业发展贡献奖、“第八届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”、“贵州省茶产业先进个人”、“贵州省十佳茶叶科技文化贡献者”、2022年贵州省“五一劳动奖章”等称号。


贵州省最大的茶树种质基因库--缔造者

      1993年毕业后的陈正武,怀揣梦想步入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(现贵州省茶叶研究所/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),开启了他的茶树研究工作,但现实与梦想总是存在差距,工作像生活一样,总是在不经意间向你泼一盆冷水,浇灭你的激情。

      在一次茶树资源清理中发现,当时茶叶研究所的茶树资源保存量不足百份,这对于育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,种质资源可是育种工作的基础,没有资源无从谈起育种。但困难从来不是成功者的绊脚石,他整理心情,选择从基础干起,打造自己的茶树种质王国,这一决定使他走向了茶树资源收集保存的道路,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,他花费三十余年的时光,足迹遍布贵州的山川和茶园,在他和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下,在各方的支持下,收集、征集国内外资源和创制新材料茶树资源3000余份,建成茶树资源圃75亩,成为了贵州最大的茶树种质基因库,推动贵州省茶树资源保有量步入全国先进行列,也使贵州省茶树种质资源圃,成为资源保存量位列全国第三、世界第六的资源圃。


黔茶系列茶树新品种选育--领衔者

      执着的付出,辛劳的工作,也带来丰厚的回报。陈正武和团队依托着丰富的茶树资源,在数十年茶树新品种育种道路上,挖掘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特色,终于选育出第一个新品种--黔茶8号,2014年成为贵州省自主选育的第6个国家级无性系良种,从此茶树育种宝库的大门向他敞开,随后4个新品种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,6个新品种申报了新品种权,3个列入贵州“十三五”“十四五”茶产业发展的主推品种。其中花香型品种黔茶1号由于持嫩性好、产量高、成园快,制绿茶花香显、滋味鲜滑,综合表现优于目前全省的主栽品种;早生品种“黔茶8号”抗性好、适应性强、制绿茶具花香、滋味鲜醇,产量和品质明显优于大部分早生品种,已成为全省茶产业换种工程的优选品种。黔茶系列茶树也为贵州省打造“贵州绿茶”提供了本土自育茶树品种。目前黔茶系列品种已在全省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,并且逐年在扩大。


黔茶系列茶树新品种推广--代言者

      自育的黔茶系列茶树品种有了,让如何品种产生效益,让茶农增产增收成了他的新目标。

      爱“折腾”的人,永远不会放弃思考,他在湄潭开创了科研所+村集体经济合作社+股份制经济合作社+社员+基地”的新品种“育-繁-推”新模式,把合作社作为加快成果转化的载体。多年来,每年指导繁育黔茶1号、黔茶8号、黔茶10号、黔湄601等茶树品种300亩以上,带动全村900余户,涉及近4000人,其中贫困户56户,161人,开展茶树种植与新品种繁育,累计为当地提供年就业岗位2万余人次,年出圃种苗5000余万株以上,推广遍及全省各地及周边省(市、区),累计推广面积10万亩以上,已将湄潭县永兴镇马义村打造成“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”。

      目前在道真、晴隆、兴仁建成固定的黔茶新品种母本园1000余亩,在湄潭、晴隆建成稳定的育苗基地300余亩。在贵州茶树育种界,提到黔茶系列品种,人人都知道它们是陈正武选育和推广。


贵州茶树原产地地位--追溯者

      凭着对贵州古茶树种质资源的认识,他被贵州省古茶树专业委员会聘请为专业委员会主任;贵州省人大常委会,聘他作为智库专家,长期为茶树资源调查、古茶树评价提供科学数据。

      陈正武深入普安、晴隆、习水、沿河等县,进村到户摸清了贵州省古茶树资源发展现状,走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,中国农科院茶叶所和云南、湖南、四川、福建等茶叶研究机构,带领团队不断开展种质评价与研究,用海量详实科学数据,多元化系统比较了国内外茶树资源,明晰了贵州茶树资源的分布特征和演化路径,撰写出《贵州省古茶树资源调查报告》,为《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》出台提供科学依据,多维度验证了贵州是茶树原产地,“正本清源”让贵州茶产业发展更有底气。

      立足贵州,他带领着团队聚力茶树资源与新品种选育,持续创新,不断攻坚贵州自主茶树品种缺乏的瓶颈问题,只为收获茶农增收的喜悦,只为茶人味蕾上呈现的欣喜,只为贵州自育茶树品种在全国舞台上有一个更广阔的未来,他和他的团队持续奋斗着。


撰稿: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宣教处  姜敬伟   

(原文转自贵州省农科院公众号)



【刷新页面】【加入收藏】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窗口】
上一篇:关于《普安红 第1部分 产地环境条件》等5项团体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下一篇:2022年第四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公告
学会链接
  学会服务 学会概况 联系学会 版权声明  
    黔ICP备18002512号-1
贵公网安备 52019002007066号    
  贵州省茶叶学会 邮件:306841185@qqcom 电话:0851-83712313 15902607365  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省农科院